第136章 匿名线索,秘密会晤(1/2)
言情小说吧【www.yqxsb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重生八零:我靠预知发家了》最新章节。
水果糖在衣兜里硌着指尖,沈秀兰刚要说什么,叶昭忽然松开手转向院门。
铜铃没响,门缝里塞进个牛皮纸信封,边缘被雪洇湿发暗。
叶昭用镊子夹起信封对着灯光看。信封没有署名,背面沾着煤灰碎末。
他戴上手套拆封,两页信纸写满歪扭字迹,最后附了张矿区示意图,排水渠位置用红笔圈出重影。
“明日晌午,西单菜市场水产区东角。”叶昭将信纸铺在炕桌上,指尖点着示意图,“这人说能带我看真东西,但要我先护他妻小安全。”
沈秀兰往窗外望了望。雪幕低垂,院墙根有几处脚印杂沓,不像左邻右舍常走的道。
她转身从箱笼里取出件灰扑扑的棉猴外套:“穿这个去。西单水产区冷库车每日三点送货,那会儿人杂好隐蔽。”
天还没亮透,叶昭已经蹬车出门。棉猴外套领子竖着,车把上挂个破旧菜篮,篮底压着布包的手枪轮廓。
沈秀兰系着围裙在灶台前熬粥,眼睛不时瞟向院门。
粥锅咕嘟冒泡时,她往兜里揣了把水果刀,刀柄缠着防滑的胶布。
西单菜市场弥漫着鱼腥味和冰碴子的冷气。叶昭蹲在角落挑拣冻带鱼,眼角余光扫过东角堆放的泡沫箱。
有个戴狗皮帽的男人正在搬箱,手套破洞处露出缠着纱布的食指,搬货时左腿微微跛着。
叶昭拎着带鱼走过去,假装失手打翻篮子。冻鱼散落时,男人弯腰帮他捡拾。
“冷库三号门。”男人声音含在喉咙里,“明日凌晨换岗间隙,排水渠暗门。”
叶昭递还冻鱼时塞过去张字条。男人攥紧纸条,搬起泡沫箱走向货车,跛脚在雪地里踩出深一浅一的印子。
傍晚叶昭回来时菜篮空了,棉猴肩头结着冰霜。
他脱下外套在火盆上烘烤,烤出淡淡的柴油味。
沈秀兰拨弄炭火不说话,直到他掏出张皱巴巴的儿童画。
“证人的小闺女画的。”叶昭将画纸抚平,画上用棕色蜡笔涂着个戴安全帽的小人,小人身后拖着条红蛇般的曲线,“矿道渗水点,孩子当趣事画给她爸爸看的。”
火锅店打烊后,沈秀兰留下最里间的雅座。她挪开屏风,露出墙角的暗格。
暗格原本是存放调料的地窖,如今铺上防潮垫和棉被,角落里堆着压缩饼干和罐头。
“告诉证人,龙虾馆长期收购山西老陈醋。”沈秀兰将一把铜钥匙递给叶昭,“送货人从后门进,直接到地窖清点库存。”
深夜电话铃骤响。沈秀兰披衣起身,听见话筒里混杂着电流杂音和急促喘息:“...排水量不对...他们封了七号观测口...”电话咔哒挂断,听筒留下股铁锈似的腥气。
叶昭翻身坐起,从枕下摸出笔记本。某页记录着矿区每日排水数据,最新添上的红字墨迹未干:“实测值超纪录三倍,观测口堵塞必致倒灌。”
晨雾弥漫时,叶昭的自行车拐进煤渣胡同。他在第三个电线杆下停住,用粉笔画了个醋坛子图案。
穿邮递员制服的人经过,车铃叮当响了三声。
沈秀兰在龙虾馆后门清点醋坛时,发现某个坛底沾着煤灰。
她撬开蜡封,掏出个用油布包裹的胶卷。冲印出的照片显示矿坑深处架设着临时水泵,水管蜿蜒通向废弃的通风井。
“他们在偷偷排水。”叶昭用放大镜检视照片角落,水泵铭牌编号被黑漆覆盖,“证人不敢露脸,说明井里有见不得光的东西。”
雪夜又飘细雪时,后门传来三长两短的叩击声。
沈秀兰拉开条门缝,戴狗皮帽的男人闪身进来,棉袄下摆滴着泥水。
他褪下破手套,纱布食指在桌上画出井深标记。
“井底堆着不合格的支护架。”男人嗓音沙哑,“李文博让人刷漆改标号,实际承重差两级,上周塌方压垮的运输道...本来该检修的。”
叶昭递过热水杯,男人颤抖着喝了一口,露出腕部紫肿的勒痕:“会计室做了两本账,真账本藏在井下防爆箱。但我取不到,保卫科全是他们的人。”
沈秀兰掀开地窖挡板。十平米空间里亮着蓄电池台灯,罐头食品码成矮墙,棉被里裹着个旧玩偶。
她将儿童画贴在墙上,画旁挂上防毒面具。
“醋坛子每天这个点清点。”她推过一筐蒜头,底层藏着哨子和电击棒,“闻到蒜味就代表危险,从这儿钻出去就是胡同公厕。”
男人蜷进地窖角落,狗皮帽檐压住眉眼。叶昭蹲下来与他平视:“我们需要真账本的照片,不用原件。”
“防爆箱要两把钥匙同时开。”男人从内衣袋掏出半枚铜钥匙,“另一把在赵德柱情妇那儿,翠微路百货柜台售货员,穿三十七码皮鞋。”
沈秀兰记下鞋码。她上楼取来一沓服装图册,其中某页夹着双黑色平跟皮鞋的购货单。
牛皮纸信封在煤炉边烘出淡淡潮气,沈秀兰用火钳将它夹进铁皮饼干盒。
叶昭蹲在院里修整灯笼架,刨花卷曲着落在他军棉鞋边,小凯正往竹篾上糊红纸。
“水产区那人可靠么?”沈秀兰往绳上挂腊肉时压低声音。
叶昭将灯笼架转了个面,刨子推过处露出新削的痕:“他闺女画的矿道图在你调料窖里贴着。”
叶妍抱着一摞红剪纸从堂屋跑出来,发梢沾着金粉。
王春梅跟在后面提浆糊桶,棉袄袖口蹭着亮晶晶的边:“秀兰,窗花贴菱形还是方形好?建国从厂里捎来玻璃纸,透光性比油纸强多了。”
火锅店的铜锅在院中央支棱起来,二十斤牛骨熬的汤底咕嘟冒泡。
沈秀兰搅动长勺尝咸淡,往锅里添了把新疆大枣。
军属院的几个半大孩子扒着院门嗅香气,周大嫂提着面粉袋进来。
“文化宫那帮人今早还来打听年夜饭席位。”沈秀兰往铜锅边排开九宫格调料盒,“我让小妍记下了三十六户预订,军属院占十九户。”
叶昭扛着梯子挂灯笼,电线缠绕在他粗粝的指节间。
他仰头接线时喉结滚动,军绿毛衣领口露出半截红绳。
暮色染红四合院飞檐时,灯泡骤然亮起。
小凯欢呼着按下录音机按键,《春节序曲》的旋律淌过院落,叶妍带着孩子们往槐树上系红绸。
沈秀兰从地窖取出存着的汾酒,酒坛泥封上还沾着煤矿区的黑灰。
“账本钥匙有线索了。”叶昭借着挂灯笼的姿势靠近,手里电线在檐角绕出整齐的螺旋,“翠微路百货那姑娘爱穿上海皮鞋厂出的黑绒面鞋,三十七码。”
沈秀兰点头,往兜里揣了把水果糖。她转身时棉裤腿擦过叶昭的军靴,糖纸在兜里沙沙响。
煤炉上炖着的红烧肉开始收汁,浓油赤酱的香气裹住屋檐下的灯笼穗。
周大哥带着联防队巡逻辑经过,留下两挂千响鞭炮。
孩子们围着鞭炮雀跃,小凯小心地把鞭炮挪到干燥处,手指比划着燃放距离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