剑胆琴心谱(2/2)
言情小说吧【www.yqxsb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万千功法录》最新章节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第四式 徵音流萤
“徵音急促似火燃,剑走游丝绕指柔。
轮指弹,剑如流萤乱;旋身转,锋芒避矛头。”
注:此式以“徵音”定调,取“火气灵动,剑势缠绵”之意。抚琴时需轮指弹四弦(火弦),琴音如火星迸溅,急促细碎;挥剑则以“撩”为主,剑身在身前划出无数圆弧,如流萤飞舞,既能卸去对手攻势,又能伺机反击。
此式专破“刚猛招”,对手剑势愈刚,愈能被剑圈引偏。关键在“琴音乱而剑势不乱”,轮指弹弦看似杂乱,实则每一声都对应剑的一个转向,让对手找不到发力点。曾有“巨力魔王”挥千斤斧劈来,长老以“徵音流萤”应对,剑圈如漩涡,将斧势引向旁边山峰,斧劈中崖壁,碎石纷飞,而长老剑圈未破,反撩魔王膝盖,使其跪地不起。
第五式 羽音归雁
“羽音悠远似云流,剑收如雁落平洲。
慢扫弦,剑势藏锋锷;轻合鞘,余音绕梁浮。”
注:此式以“羽音”定调,取“水气悠长,剑收无痕”之意。抚琴时需慢扫一弦(水弦),琴音如孤雁远鸣,清越悠远;收剑则要“抹”剑回鞘,动作舒缓,却能在收剑瞬间发出最后一道剑气,如雁归时的最后一声啼鸣。
此式并非攻招,而是“守中带攻”的收势,常用于久战之后或撤离之时。收剑时的剑气看似微弱,却能封锁对手追击的路线,且琴音悠远,能安抚自身气血,快速恢复体力。曾有弟子被十余名魔教修士围困,力渐不支,遂以“羽音归雁”收剑,剑气如网,阻敌片刻,琴音入体,气血平复,趁机冲出重围,毫发无伤。
第六式 天弦惊雷
“天弦暗蓄雷霆力,剑出如崩九重天。
猛拨弦,风云皆变色;剑指天,霹雳裂妖筵。”
注:此式以“天弦”定调,取“天行健,剑势如雷”之意。抚琴时需猛拨六弦(天弦),琴音初时沉闷如雷云汇聚,突然爆发出裂帛之声,如惊雷炸响;挥剑则要直指苍穹,引天雷附于剑上,剑落时雷火四溅,专克阴邪鬼魅。
此式需在“阴雨天”威力最大,天弦能引天地间的雷气,使剑成“雷剑”。但此式戾气易生,需以琴心之静控之,否则雷火会反噬自身。曾有长老在暴雨夜对战“尸王”,尸王聚万具尸身,阴邪之气冲天,长老拨响天弦,剑引天雷,一剑劈下,雷火焚尽尸身,阴邪之气化为青烟,而长老因琴心稳固,未被雷火所伤。
第七式 地弦生春
“地弦暗藏生息机,剑落如苏万物疲。
缓揉弦,戾气消于土;剑扫过,枯木发新枝。”
注:此式以“地弦”定调,取“地势坤,剑蕴生机”之意。抚琴时需缓揉七弦(地弦),琴音如大地呼吸,低沉而充满生机;挥剑则要横扫,剑风过处,戾气被吸入地下,万物受剑气滋养,枯木可发新芽,伤者可止伤痛。
此式是《剑胆琴心谱》的“救赎之剑”,非到万不得已不轻易使用——因其能化戾气为生机,也能让对手的恶念暂时消解,给其改过自新之机。曾有魔道修士被心魔控制,滥杀无辜,琴剑长老以“地弦生春”应对,剑风扫过,修士身上的魔气被大地吸收,其眼中凶光渐褪,露出迷茫与痛苦。长老未再追击,只是抚琴一曲《归园田居》,琴音如春风拂过荒原,修士最终泣泪叩首,自废魔功,遁入深山忏悔。
此式之妙,在于“不杀而杀”——杀的是戾气,留的是生机。剑扫过处,不仅能净化恶念,更能让被戾气污染的土地重焕生机。曾有战场尸横遍野,怨气冲天,一位通神境修士以“地弦生春”扫过,三日之内,尸身化为沃土,长出漫山青草,怨气尽散,只余草木清香。
琴曲篇·养心七章
《剑胆琴心谱》之妙,不仅在剑式,更在琴曲。每章琴曲对应心法阶段,需抚琴与练剑同步,方能收“以琴养剑,以剑证琴”之效。
第一章《识音引》
“初捻弦,如稚子学步,辨五音,识七弦。
音不成调,却有真意;剑不成势,却有诚心。
一音一剑,如老友初见,生疏却相惜。”
此曲为入门之曲,节奏舒缓,无复杂技法,旨在让修士熟悉弦音与剑感的联系。抚琴时需闭眼,凭指尖触感辨弦,挥剑时需睁眼,看剑风是否与音波同步。待能弹完此曲而不错拨一弦、不错挥一剑,便算过了“识弦关”。
第二章《静心吟》
“弦音低回如浅滩,剑势沉凝如静山。
心随音落,如石入水,不起波澜;
气随剑沉,如松立崖,不摇根基。”
此曲专为调心而作,音波平缓,如流水绕石,能安抚躁动心神。抚琴时需坐姿端正,气息绵长,每弹一音,便深吸一口气,让真气与音波同频。挥剑时剑不离身三尺,剑势如太极推手,意在护心而非攻敌。常弹此曲,可让剑修在激战中亦能保持三分冷静。
第三章《合律操》
“宫商角徵羽,如五行相生;劈砍刺撩抹,如四季轮转。
音起剑动,音落剑收,如钟鼓相应,如日月相随。”
此曲融合五音,节奏明快,对应剑式中的五种基础动作。抚琴时需快速切换弦音,挥剑时需迅速变换剑势,让“音-剑”形成条件反射。高手弹此曲时,旁人只见剑影如织,不闻剑声,唯闻琴音如潮,剑影与音波完美重合,如观看一场无声的剑舞。
第四章《化戾歌》
“弦音忽高忽低,如戾气起伏;剑势忽刚忽柔,如正邪相搏。
高者如惊雷破霾,斩执念之根;
低者如春雨润田,化戾气之燥。”
此曲是化戾阶段的核心琴曲,音波跌宕,时而尖锐如剑啸,时而柔和如耳语,模拟戾气从躁动到平复的过程。抚琴时需倾注“净化”之意,让尖锐音波如剑斩戾,柔和音波如泉涤秽。挥剑时则要“刚柔并济”,刚时如劈柴,断戾气之链;柔时如拂尘,扫残余之秽。
第五章《通神赋》
“天弦鸣,似有仙音下九霄;地弦应,如得地脉贯九幽。
剑随天籁动,可斩鬼神;
琴合地脉动,能通万物。”
此曲仅通神境修士可弹,需同时拨动天弦与地弦,引天地之气入琴。音波宏大,如宇宙呼吸,能与山川共鸣,与星辰对话。抚琴时无需刻意用力,指尖轻触,弦自鸣;挥剑时无需刻意瞄准,心之所向,剑自至。曾有修士弹此曲时,引来百鸟朝凤,万剑臣服,天地间仿佛只剩下琴音与剑吟。
第六章《破魔引》
“金弦急,如剑啸震魔心;火弦烈,似烈焰焚妖魂。
音中有杀伐意,却无暴戾气;
剑中有雷霆势,却有慈悲心。”
此曲专为降妖除魔而作,音波凌厉,如神兵破阵,能震慑邪祟心神。抚琴时需“怒而不伤”,让弦音带着浩然正气,而非私人怨怼;挥剑时需“杀而不嗜”,剑刃只斩邪魔本体,不伤其未泯之灵。曾有千年狐妖作祟,修士弹此曲,琴音未落,狐妖已跪地求饶,愿受封印,不再为恶。
第七章《归一曲》
“七弦同鸣,如万流归海;一剑独存,似孤峰立天。
静时,琴是剑,剑是琴,琴剑本一体;
动时,杀是护,护是杀,杀护原一心。”
此曲是《剑胆琴心谱》的终极琴曲,七弦同时发声,音波却不杂乱,反而融合成一道无形“道音”,蕴含“剑胆琴心归一”之理。抚琴时需“心无琴剑”,不知是在弹琴还是在挥剑;挥剑时需“意无杀护”,不知是在护法还是在斩魔。此曲弹出,天地间剑胆与琴心的界限消失,勇与静完全交融,是为“大道至简”。
末章·琴剑遗训
听松坪最深处的石壁上,刻有琴剑长老的手书遗训,笔迹如剑划琴弦,刚柔相济:
“吾创此谱,非教汝等以琴饰剑,以剑耀琴,实因见太多剑修死于‘刚不可久’。
剑胆之勇,非匹夫之勇,是‘明知不可为而为之’的守道之勇;
琴心之静,非懦弱之静,是‘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’的定慧之静。
勇而无静,如剑无鞘,终会自伤;
静而无勇,如琴无弦,空有其形。
故练此谱者,需记:
琴音不是用来听的,是用来养心的;
剑招不是用来炫的,是用来护道的。
何时能做到‘剑出时,琴心未乱;琴停时,剑胆犹存’,
便算懂了‘剑胆琴心’四字真意。”
万年来,蜀山修士凭此谱,既出了“剑出惊天地”的勇烈之辈,也出了“琴音定乾坤”的智慧之人。他们深知,剑胆与琴心,从来不是对立的两面,而是同一颗道心的两种显现——就像七弦琴,刚弦与柔弦缺一不可,方能弹出震古烁今的大道之音;就像手中剑,劈砍与撩抹相辅相成,方能护得苍生安宁。
这,便是《剑胆琴心谱》留给世间的启示:真正的强大,从来不是一味的刚猛,而是能在雷霆万钧中保持一分清明,在静水流深中藏着一份坚韧,动静相济,方为永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