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0章(1/2)
言情小说吧【www.yqxsb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离婚后,我和闺蜜杀疯了》最新章节。
李持安惊艳的看着眼前这幅未完成的苗绣,发现这幅绣品色彩绚丽却不俗气,各种丝线在罗阿姨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。
“这幅绣品要做多久完成?”于时问。
“快的话两个月,慢的话三个月。”罗阿姨头也不抬地回答。
“能卖多少钱?”
“中间商来收,给一千五。他们拿到外面,装个框,说是非遗艺术品,听我儿子说能卖上万。”罗阿姨的语气里充满了感叹。
她似乎无法理解这种巨大的差距。
李持安心头一紧,她看着那幅即将完成的绣品,想象着它被低价买走,又以数十倍价格卖出的情景,心里不由得感到一阵复杂。
“您的绣品很好,遇到合适的卖家,是很值钱的。”
“我们是不知道怎么卖,要是知道的话,就好了啊。”
两人都是喜欢艺术的人,对这些手工艺人报以崇高的尊敬,对他们的作品也欣赏的认真,等从罗阿姨屋里出来的时候,李持安花了合适的价格买了几块好看的绣品。
于时付款时的爽快,再一次惊叹到杨师傅,还没出门,他就热情的问他们,“还有其他的手工艺品,你们要不要去看?去的话,我都带你们去看。”
“好啊好啊。”
在罗阿姨热情的相送下,杨师傅又带着他们拜访了做竹编的韦师傅。
等到了韦师傅工作的地方,李持安和于时了解到云雾镇的竹编有旺草竹编和赤水竹编两种。
旺草竹编历史悠久,选用特有水竹,工艺细腻。产品从生活用具到艺术品都有,如竹编帽子、灯具、字画等。
赤水竹编则以当地金竹为材,制作香扇等工艺品,产品有如金竹香扇。
“好多竹子包啊。”李持安看到被摆在柜子上的竹子包大为惊艳,拿起其中的一个放在手里拎了拎,“好看吧。”
于时点头,“好看,怎么都搭。”
“我们这个竹子包,你看这个竹子包是我自己用的,常晒的这一面就是深的,不常晒的这一面就是浅的,有一个渐变色的感觉。”韦师傅是位五十多位,身材圆融,面容慈和的女士。
“真好看。”李持安对韦师傅做的竹编工艺品,简直爱不释手,“这个竹子小铃铛好可爱。”
“多买几个带回去,送给最最。”于时笑道。
“买。”李持安也笑,转头又看到另一边柜子上放着的彩色主编,“这个小小的,是耳环吗?”
“是的。”韦师傅伸手,拿过另一边盒子里放着的竹编耳环给李持安看,“你看这些款式,有喜欢的吗?你皮肤白,戴起来好看。”
李持安还没拿,于时就从盒子里拿出一对看起来极具古韵的照着她的耳朵比起来,“我帮你戴试试?”
“好啊。”李持安微微侧过身,于时选的这对,她刚好也喜欢。
等耳环戴好,李持安还没来得及照镜子,韦师父和于时立即夸好看。
杨师傅在一旁笑的见牙不见眼,甚至忍不住捞起一把竹子书签向两人推销,“你们送小孩子,这个也好。”
于时和李持安一看,确实好,不说二话,就选了一把摆在一边,等着待会儿买单。
见他们真的喜欢这些,韦师傅很高兴。
看过店里的许多竹编工艺品,李持安喜欢极了,最最重要的是,她超级喜欢一个竹编灯。
“这个太大,买了不好拿。”
两人已经问过杨师傅,镇子偏僻,寄快递比较麻烦,要去几公里外的另一个大镇子邮寄,东西多倒是可以请邮递员专门来取一趟,但是他们买的又不够多。
“我们开车来了,你忘了?”
“我知道,但是从这里拿到车上也不好拿。”
“我可以。”于时非常爽快的说,“你只管买你想买的,只要车子装的下,我都能给你带走。”
李持安心动了,“你给基地打个电话,问下他们那里能不能邮寄。”
于时二话不说,掏出手机给基地的朋友去里了电话。
三两句聊完,于时挂了电话,“可以寄。”
李持安放下心来,认真挑选起竹编手工艺品,想到要送人选,再次挑起礼品来,就快很多。
没了不好带走的顾忌,这一次她选的多是韦师父亲手做的艺术品,有大有小,但无一例外,件件精美。
挑着挑着,李持安跨过一道门槛,看到门后是个院子,院子里有好些年轻人在做手工竹编。
韦师父看到李持安朝院子里看,笑道,“她们都是我的徒弟,都是家里有孩子在上学,没办法出去打工的妇女,来我这里学门手艺,坐在家里编竹编既能照顾孩子,还能增加收入。”
“韦师父你的徒弟好多啊。”院子里此时就坐了十几二十个。
“我的徒弟有一千多个。”这本身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,但是韦师父自述起来却平淡极了,“我都是免费教他们的,只要他们愿意学,我都愿意教。”
韦师父微微压低了声音,“她们很多都是山里的娃,初中毕业就不读书了,结婚早,赚不到钱,我教他们竹编,他们平时在家编一些小竹篮,小竹筐,都可以去卖的。”
小竹篮和小竹筐是很日常大众的东西,拿出去好卖。
李持安脸上不自禁流露出敬佩,“您真是了不起。”
“没什么的。”韦师父笑,“就是搭把手的事。”
李持安转头看了于时一眼,见他一张俊美的脸虽然没笑,眼底却充满赞赏的光芒。
只因在高空飞下来的惊鸿一瞥,他们来到了云雾镇,又在这个人烟稀少的镇子,遇到一个又一个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手艺人。
这一刹那,她的心里突然涌动起一股热潮,很想为这个镇子上的人做点什么,会让他们这趟意外之旅增添不一样的意义。
在韦师父略微缓慢的讲述中,李持安了解到所有来到韦师父家的年轻人,都要跟着她从刮青、破竹门、起蔑、煮蔑、拉丝等20多道工序等等一步一步学起,做起。
其中,处理蔑丝尤为关键,手艺人需要反复打磨,使竹丝圆润光滑、不伤手。
然后,他们就拥有了神之手,让一根根普通的珠子变成眼前这一件件家居用品甚至艺术品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