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0章(2/2)

言情小说吧【www.yqxsb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离婚后,我和闺蜜杀疯了》最新章节。

“我们这里是完全的纯手工作品。”就连寡言的杨师傅,见他们很用心的在观察,倾听,也忍不住多说了几句。

“这些在南方会不会发霉?”于时适时询问,“我们是粤省人,住在海边,一年四季都很潮湿,家里的木制品什么的,很容易发霉。”

李持安挑眉。

她讶异于少爷竟然会问这么接地气的问题,毕竟,他们家的物品和卫生,是不需要他自己清理的。

韦师父回答,“竹编也是要保养的,你们买回去,要不定时抹油,晒一晒,用心保养,都能用很久。”

李持安点头,随手把刚刚看了许几句的一个竹根雕小和尚拿起,捧到于时面前,“你看,这个好可爱。”

“可爱。”于时笑,“喜欢可以多买几个。”

……

有杨师傅的亲自介绍,两人的“云雾镇”之行非常的顺利且充满收获。

等晚上回到基地边上的酒店,李持安想到下午从镇子上了解到他们的产品卖给中间商的价格,就忍不住有些难过,“那些人太贪心了,利用信息不对称赚钱,杨师傅他们得到的分成太少了。”

于时点点头,“是啊,但这也是目前唯一的销售渠道。没有那些商人,这些手工艺品可能根本走不出大山。”

“一定有更好的办法。”李持安也知道这么个情况,可是当她看到镇子里那么多默默无闻的手工艺者每日辛勤劳作,却收入低微,就忍不住想为他们做点什么,“镇子里的师父们做的许多作品纹样古老,寓意深远,一点也不比一些出名的艺术家们的作品差。”

同样是手工制作耗时耗力。

艺术家们因为会经营,就能卖出高价,甚至天价。

这里的手工艺人们,作品再好,也只能赚取一些微薄的收入。

“我知道你很尊重镇子上的手工艺品的文化内涵和制作艰辛。”于时看到李持安眉心紧皱,掰过她的肩膀,把她抱在怀里,“我们可以帮帮他们。”

当晚,在酒店的房间里,他们开始头脑风暴。

于时拿出笔记本电脑,开始搜索手工艺品合作社、非遗保护等相关信息。

李持安则在纸上写写画画,列出他们能做的事情。

“你看这个。”于时把电脑屏幕转向李持安,“云南有个村子成立了手工艺合作社,统一质量标准,统一品牌推广,现在他们的产品已经能卖到国外了。”

李持安眼睛一亮,“我们也可以这样做!成立合作社,打造云雾寨的品牌。”

于时接着说,“还要创新设计。传统图案虽然美,但可能需要加入一些现代元素,让产品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和实用需求。”

“都可以。”李持安反而更喜欢这些传统图案,“现在都在倡导文化自信,以及文化出海,找到好的营销点和销售口,产品一定很好卖。”

“渠道也很重要。”李持安补充道,“我们可以先利用社交媒体推广。”

“我有个摄影展下周在广州开幕,很多媒体和收藏家会来,我可以带一些作品去展示。”

“还能与当地政府合作,申请非遗保护和支持资金。”于时越说越兴奋,“甚至可以组织研讨会,请设计师来指导手艺人们,既保持传统又融入现代元素。”

随着探讨,两人的计划逐渐清晰起来。

他们决定找个合适的机会再回云雾寨,与手工艺人们商量合作社的想法。

……

接下来的几天,仿佛一场美梦。

他们一起去当地市场讨价还价,为最最和其他亲友挑选礼物;甚至一起偶尔还下厨,做了健康而美味的食物。

万万没想到,于少爷的厨艺竟然很好。

对于李持安的惊讶,于时笑,“我可是从英国回来的留子啊。”

李持安哈哈笑,秒懂。

晚上,他们相拥而眠,兴致来了吉星来一场大汗淋漓,爽到极致的二人运动。

于时和李持安都很享受这种身体上的接触,就觉得很熨贴。

经过近距离观察,李持安发现于时是一个敢想,敢干,有爱,能爱,还有原则的人。

他的心智成熟度非常高,随时知道自己要什么,不要什么,也愿意照顾她。

和于时相处真的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。

她发现自己越来越习惯于时的陪伴,习惯于他的细心和尊重。

他从未试图越过她设下的界限,每次约会都会提前确认是否她也喜欢,他在尊重自己的想法同时,也会尊重她的喜好,尽量在协商的过程中达成一个最优解。

最后一天培训结束,万丈晚霞挂在天边,他们并排坐在露营椅子上,看着一望无际的天边和原野,感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山风拂过脸庞,浑身舒适到通体通畅。

这趟行程太疗愈了,好到超乎来之前的一切想象。

“明天就回香海了。”李持安轻声说,“回到人群中去。”

“怕吗?”于时间,侧身看着她。

“有点。”她承认,“人群里有很多复杂的事。“

于时握住她的手,“记住这几天的感觉。无论发生什么,我都会尊重你的节奏和选择。”

李持安转头看他,“为什么是我?以你的条件,可以遇到很多很优秀的女士。”

“你就是其中之一啊。”于时毫不犹豫地回答,“你漂亮又纯粹,坦诚有担当,有才有颜还有爱,兴趣爱好又有那么多和我重合,喜欢你,是轻而易举的事。”

李持安感觉眼眶发热。

“回去后,我想正式见见最最。”于时平静地说,“不是以'男朋友'的身份,只是作为一个想和他妈妈做朋友的人。”

李持安惊讶地看着他,“你不必……”

“我想。”他坚定地说,“我想了解你的整个世界,而不是只参与一部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