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3章(1/2)

言情小说吧【www.yqxsb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四合院:躲进小楼成一统》最新章节。

全靠着划拨资金,往往成为工厂掣肘的不利因素。

上有政策下有对策,在这样的政策下,小金库的出现也就不可避免了。

非重点管控企业,可能还有自有资金补充小金库。

但是轧钢厂这样的厂子就没办法了。

也只能趁着五八年企业管理权下放地方的时候,通过开设三产来给厂子增加营收。

比如开设饭店招待所等,这样就可以是盈利的,部分利润就可能会被划入小金库。

当然三产也不全都是盈利属性的,也可能是福利属性的。

大半小说里的“红星幼儿园”、“红星学校”、“红星医院”,如果在企业名下,那就是企业的福利三产。

像轧钢厂这样的加工厂,拥有大批技术工人。

还可以对外承接一定量的制造、维修业务,这些也可能成为小金库资金来源之一。

除了这些,剩下都是一些违规操作了,比如虚报账单,截流生产资金等等。

最初是为了解决生产问题,之后就有了为职工、领导谋福利的功能

但是六十年代初限制三产发展的政策出台,三产规模迅速降低,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小金库的规模

既然是小金库,当然规模也有限,尤其这个年代,厂子小金库的资金数量自然也有限。

计划经济时期,管理部门的小金库比工厂的小金库家底儿可是厚多了。

毕竟胆子大的都敢收取整年上百万的税收充实小金库。

所以小说里面给职工发奖金,还大喇叭全厂通报,那领导是觉得自己屁股下的位子太稳,想换纪委和公检法的椅子坐?

一本本小说都写采购。

甚至不乏把采购科搞成后世企业购销部门的规模,还弄出一二三四……组来。

有人专门采购原料等大宗商品,剩下的猪脚这样的边角料——哪怕你是中专、大学毕业生,只要你有空间,那你也只配当个采购。

就像你不管啥身份,到了院儿里,不被抢房子,不被逼捐几次都不行。

还煞有介事地要求每个月采购多少钱的物资——尤其灾年,更是要大买特买。

少的一个月要求采购几十块钱的东西,然后就可以歇着了?

合着就是给你发工资给领导跑两趟腿,之后就可以吃空饷了?

当然离谱的也有一个月要求计划外采购几百斤肉的。

脑子呢,基本法呢?

再架空,你也不能不遵循计划经济的基本框架吧。

这是把采购科当成一个领导,带着几十上百号采购员就成了个采购科?

当然,哪怕计划经济,采购科也还是要有的。

毕竟哪怕都极致到计划生育了,也还是没办法计划到拉屎放屁。

上级主管部门也不可能掐指一算:今年流年不利,你厂的某台轧机某个齿轮要损坏,这样我们让重机厂给你们做好,你们到日子去他们那里取就行了。

所以工厂难免就有需要购买一些零散物资的需求,比如轧钢厂就可能需要采购汽油、草料等来保障物资运输——这也是大半时候企业生产资金存在的意义。

实际上,采购科的人肯定不少,真的万人大厂,几十上百号的采购科人员也不奇怪。

但是这是包括计划员、调拨员、采购员、验收员、仓管员以及物资发放人员等多种岗位人员,涉及生产物资、保障物资计划的编制、提交、调拨,采购、保管、分配、核算等众多职能的一个大部门。

毕竟保障一个万人大厂生产秩序正常运行,除了负责生产物资的计划调拨以外,另外需要需要采购的物资也是五花八门,数量有多有少,所以耗费的人力肯定不少。

甚至因为特殊需求,有些单位的采购科需要外设采购站或者服务公司的也不奇怪。

起码小说里面还很少见要跑到外地去采购的。

实际上,这个阶段,国内工业体系尚未完善,很多材料需要出国采购的情况也不罕见。

但是大半小说里面,真就把采购科当成伺候领导五谷轮回之所的专职部门了。

当然,具体运行模式的限制,所以哪怕“万人大厂”,实际上真的需要采购员到处跑的时候也并不多。

真的下乡、跑肉联厂、水产公司什么的地方采购点小食堂的物资,那也不算什么奇怪的。

“万人大厂”,怎么也能漏出这点儿资金。

当然,最多也就只能漏出这点儿资金罢了。

毕竟轧钢厂食堂使用的粮食是从粮食公司调拨的,这就是所谓的包干供应口粮。

属于保障生产的基本物资供应。

需要厂子从市场以及其他渠道采购的粮食,真的寥寥。

就连食堂的鱼、肉也都是从水产公司和肉联厂调拨的,要是没肉吃罐头,那就得等着副食品公司调拨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