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3章(2/2)

言情小说吧【www.yqxsb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四合院:躲进小楼成一统》最新章节。

只有蔬菜,是实行的计划和市场并行的模式,大头是蔬菜公司供应,再由市场采购补充。

随着灾害进程,包干粮比起最初下降了十几斤。

必不可少的是领导忧心忡忡,说职工没力气要出事,需要补充粮食肉类。

但是,你们要多少钱才能满足一个万人大厂的吃喝?

真的缺粮到这种程度,只怕职工哪怕休班,也不会吝惜这点体力,专门到单位吃食堂吧。

毕竟就连坐火车到四九城吃饭店都成了日常,那职工专门到厂子里吃食堂有什么好奇怪的?

毕竟吃掉的这顿,总能省得家里再去黑市买了,花粮票总比去黑市花钱节省吧。

这样的情况下,厂子粮食的消耗肯定直接拉满。

出现的亏空,哪怕只补充一小半,一个月五万斤粮食也不一定能打住吧?

这样就算往少说,那起码一个月也得填进去几千块钱——实际上几万块也不一定能买到这么多粮。

这可不是黑市一次买卖几斤,那就价高者得。

更何况你们一个月还要多少多少肉……

难道你们轧钢厂还专门有个车间印钱吗?

更何况,真的大批量粮食肉菜采购,那资金来源去处都要明晰才行。

真的查账时候,如何解决这个账目问题?

又有哪个领导能抹平这么大的资金缺口?

小灶的招待费从哪儿来,实际上最简单的,就是从职工福利伙食里面来出。

所以傻柱说领导吃小灶(个人出资的除外)是喝工人的血,这话完全没毛病。

毕竟他们一顿吃一百块钱,那一万个职工,每人就为这顿饭被克扣了一分钱的食物。

为什么那时候很少有贪官?

曾经还有人跟我说他父亲当年在哪儿当头头,可惜为人正直,啥都没拿到。

我把他父亲猛夸一顿,回头也只笑笑。

那年头儿的机关事业,如果不是外水,账面上钱都没有,贪个屁才是普通干部的正常状态。

这跟他正直与否也没什么关系,区别就只剩胆子大不大,能贪多少的区别了。

至于他父亲真的一点东西都没拿,那关我屁事,谁知道真假呢?

不查都是孔繁森,一查都是王那啥森。

他父亲正直,也许只是运气好罢了。

整个六十年代,查到的贪腐案件,涉案金额上万的都没多少。

搞不好一年到头,就“红星轧钢厂”这样的万人大厂,单位账户上除了预留的工资款项以外,剩下的钱能不能有一万块都很难说。

除了随手能送出自行车票、收音机票……这些的李怀德,毕竟是厂子的后勤主管。

也负责这些票证、物资的领取,管理和发放。

普通的像傻柱这样的食堂主任,估计能贪的也就是几块肥皂,几条毛巾了不得了。

剩下就是靠山吃山。

管生产车间的搞点原料或者产品,食堂的弄点肉菜蛋奶罢了。

至于老杨为什么不送这些票,只在那里数嘴?

原因很简单,老杨他管不到后勤保障物资和福利发放这块儿。

只要老李御下有方,平账还是相对容易很多的。

这些东西老杨肯定能领,甚至李怀德管不到的物资他也能领能用。

但是他领的每种东西都有据可查,脑子不出问题,他又怎么能轻易把这样的把柄送到别人手上?

要是李怀德不在其位,你试试看他还是不是那个大方的老李?

再说了,李怀德送出来的这些东西是哪儿来的,是他自己的么?

还不是贪污挪用的厂里的资源。

本来这些东西应该是全体职工的,都被他拿来做人情了。

所以,谁也别吹什么老李是好领导。

实际上他跟老杨,可以说是俩逼炒菜——一个逼样儿。

区别只是谁在什么位置罢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