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1章 谋划辽东(1/2)
言情小说吧【www.yqxsb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我有无敌舰队》最新章节。
燕都的议事阁内。
鞑子使者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,没有预想中的倨傲与贪婪,反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。
他展开手中的羊皮卷,上面用粗犷的笔迹列出的条款,简单得甚至有些出乎意料。
没有索要巨额的金银,也没有要求割让富庶的城池,仅仅是希望在辽锦防线获得喘息之机,共同应对那个更直接的威胁。
结盟的顺利,让在场的燕国官员们都有些恍惚。
这并非鞑子仁慈,而是盘锦城下的王新军旗帜,像一根尖刺,深深扎进了他们的后背。
张科的辽东战区,如同一把烧红的利刃,正沿着海岸线稳步推进。
鞑子的游骑在辽河两岸的活动范围被急剧压缩,昔日的草场成了烽火连天的战场。
他们深知,若再被王新军从后方捅上一刀,整个辽锦平原都将不保。
与其在两线夹击下分崩离析,不如与燕国暂时联手,先拔掉王新这颗心腹大患。
使者的语气很平静,话语间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决绝。
燕国君臣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,这桩看似天方夜谭的联盟,实则是时局下的必然选择。
盟约签订,让侍从带鞑子使者下去休息。
燕王起身来到厅中,想了想,开口说道:“秘谍司之前就有消息传上来,王新的军队已经登陆辽东半岛,并且打下了金州卫,本以为跨海运输后勤吃力,王新军队也只不过是固守金州卫而已,但现在看来,王新军队带给鞑子的压力,要比我们预想的大许多。”
“辽东失陷已经有二十余年,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关注那片曾经的土地了。”礼部官员附和着说。
叹了一口气,兵部的主是郎官也回想着,“自从失去辽东,我大燕就如折翼的鸟,再也没有振作过。”
“是啊!”燕王感慨着,“想当年我燕国在列国之中,也是坐二望一的存在,父王晚年,因积劳成疾,一时疏忽了对鞑子的监视,让其成功壮大后,局势就一发不可收拾。”
……
十天后。
张科看着总参跨海送来的燕国消息。
对于燕国和鞑子的结盟,他并没觉得有多严重,对鞑子的围剿策略就是他提出的,现在的鞑子就是笼中鸟,根本飞不出总参的预谋。
“传命工程团,加快铸造攻城器械,我想尽快把我的帅帐搬进城里。”
“是。”传令兵立刻跑出去传达。
等,一切都准备好,进攻就要开始了。
城下,数万大军如蛰伏的巨兽,匍匐在冰冷的旷野上,无数面旗帜在阴沉的天空下无力地垂着,唯有盔甲的冷光汇成一片沉默的海洋。
士兵们或靠在盾牌上,或紧握着手中的兵刃,没有人说话,只有粗重的呼吸声和偶尔被压抑的咳嗽,在死寂中显得格外刺耳。
城墙上,鞑子守军的身影在垛口间若隐若现。
他们同样一言不发,只是用一种近乎麻木的眼神,凝视着城下那片无边无际的钢铁丛林。
每个人的手都搭在弓弦或刀柄上,指节因用力而发白。
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异的混合气味——泥土的腥湿、汗水的咸涩,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、属于死亡的铁锈味。
时间在这一刻被无限拉长。
突然,一声悠长的号角划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宁静,如同投入死水的一块巨石。
城下的海洋瞬间活了过来,盔甲碰撞声、低沉的命令声、器械被推动的吱嘎声汇成一股洪流。
城墙上,弓弦被拉满的声音密集如雨。
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,只待那面令旗挥下,血与火的盛宴便将正式开启。
张科用望远镜观察着城墙上,鞑子士兵的一举一动,等炮团的消息传来。
炮团的消息传来,一切就绪,他大手一挥进攻。
令旗狠狠挥下。
刹那间,火炮的轰轰声骤然而起。
城下那几尊狰狞的钢铁巨兽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怒吼。
巨大的声响仿佛要将天空撕裂,浓烈刺鼻的硝烟瞬间吞没了炮阵,只留下一片呛人的硫磺气息。
沉重的铁球带着尖啸,划出一道死亡的弧线,狠狠撞向巍峨的城墙。
“轰!”
“轰!”
“轰!”
一声声巨响,整段城墙都为之剧烈颤抖。
坚固的城砖如同脆弱的饼干般四分五裂,碎石与泥土混杂着守军的残肢断臂,被巨大的冲击力抛向半空,又如下雨般簌簌落下。
城墙上瞬间出现一个触目惊心的豁口,烟尘弥漫中,能听到幸存者惊恐的尖叫和痛苦的呻吟。
然而,攻击并未停止。
第二轮装填已经迅速完成,炮手们穿着汗湿的军装,在硝烟中熟练地操作着,汗水与火药灰在他们古铜色的脸上混成一片。
又一轮炮火呼啸而出,这一次的目标更加精准,集中轰击着刚刚出现的缺口。
木制的城楼在烈焰中燃烧,断裂的梁柱带着火星轰然倒塌。
城墙上的守军被这前所未闻的威力彻底摧垮了意志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他们引以为傲的坚城,在这些来自地狱的轰击面前,脆弱得不堪一击。
恐惧像瘟疫一样蔓延,许多人丢下兵器,惊慌地向后方逃窜。
那曾经象征着绝对安全的城墙,此刻已成了无法逃离的屠宰场,每一声炮响,都像是在为这座城池敲响丧钟。
……
一月前的宣化。
晨雾尚未散尽,城外旷野上已是铁甲连营,旌旗蔽日。
数万大军集结于此,肃杀之气与晨寒交织,连远方的山峦似乎都为之静默。
秦弘一身玄甲,独立于高坡之上,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下方整装待发的洪流。
营地交接的命令早已下达,后续的驻军正从后方陆续赶来,步伐沉稳,接管这片被大军踏实的土地。
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被特意留了下来,马匹打着响鼻,骑士们默然伫立,他们是新驻军的眼睛和拳头,将在这片边境继续守望。
秦弘没有回头,他能感受到身后大军的气势。
但他的心思,早已飞向了千里之外的辽东,王新的一句取燕先灭鞑,便有了这次千里行军。
向导,一个面容被风霜刻画得如同老树皮般的蒙古人,悄无声息地来到他身边,用生硬的汉话低声道:“将军,风起了,是穿草原的好时候。”
秦弘微微颔首,翻身上马,“传令各部,大军开拔。”
他没有多余的言语,只是拔出了腰间的横刀,向前一指。
接到命令的前军,双脚夹马腹,铁骑如同一座移动的钢铁山脉,随之而动,马蹄声沉重而富有节奏,仿佛大地的脉搏。
紧接着,八千轻骑兵如潮水般从两翼散开,他们是草原上的狼群,迅捷而致命。
一万一千名骑士,没有呐喊,没有号角,只有马蹄踏过冻土的闷响,汇成一股无声的洪流,绕过宣化关的正面防线,向着茫茫的草原深处驰去。
宣化关的城楼上,寒风如刀,刮得人脸颊生疼。
燕国老卒王五,裹紧了身上那件打了好几个补丁的旧棉袄,将手缩到袖子里,呵出一团白气。
他已经在这座关城上守了十年,从黑发守到了鬓角染霜,看惯了草原上的风起云涌,也习惯了与关外那些如狼似虎的蒙元骑兵对峙的紧张。
这几日,关外的气氛却有些不同。
那支几乎塞满了整个旷野的大军,让他和同袍们连睡觉都睁着一只眼。
那不是寻常的军队,光是那股子肃杀之气,隔着几里地都能让人喘不过气来。
尤其是那三千重骑兵,黑压压的一片,像移动的铁山,每次他们稍微调动一下,城墙上所有人的心都会跟着提到嗓子眼。
“他娘的,他们这是要干嘛?走了?他们……他们绕进草原了?”小李子揉了揉眼睛,满脸的不可思议。
年轻士兵小李子一边啃着干硬的麦饼,一边含糊不清地嘀咕,“这么多人马,直接冲过去,这是要去和蒙兵干起来。”
王五松了一口气:“你管他们去干什么?只要离开宣化就好,我这心每天都是提心吊胆的,就怕哪天打起来。”
……
队伍的中后方,吴国降将张勃生和他儿子张生,并辔而行。
张勃生曾是吴国的一员宿将,见惯了南方的舟船水战,如今置身于这北地铁骑之中,心中五味杂陈。
他紧紧攥着缰绳,努力适应着战马剧烈的颠簸,目光却无法从前方那片由重骑兵组成的黑色铁壁上移开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