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0章 康德拉-马克(1/2)

言情小说吧【www.yqxsb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禁卫军》最新章节。

王洛宾张嘴欲言,戈辉抬手制止,然后继续道:“5年,我给你们5年时间,也就是1910年结束之前,要做到小规模量产,再3年之后,也就是1914年开始,产量要至少提高三倍。”戈辉伸手在他们三人眼前,比出了一个八的手势,问道:“8年,够了吧,生出孩子都可以自己去打酱油了。”

王洛宾重重地点头,其实在他心里,五年足够了,他没想到,戈辉给他们的时间这么宽松。

“别高兴的太早,你们现在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,后面还有无数的困难。”戈辉提醒道:“5年+3年,听起来很长,但是按照特区目前的工业实力,其实并不乐观。”

“办法总比困难多,这样不行,就那样,就是试错嘛!我们在实验室里就是这样做的,不断的尝试。”戈锐插话进来:“我现在在实验室里,已经是助理研究员了,在参与最核心的研发。”说着从茶几上的文件中找出几页,推到戈辉面前,指尖指着页面,继续道:“看到没有,我的名字,我知道,我们是怎么做到的,不是我们多么聪明,也不是突然间就知道了,是试出来的。”

戈辉说道:“既然如此,那就按照你们的方法,大胆去做吧!”

“洛宾,收拾东西,我们撤。”戈锐说完,又转向戈辉:“接下来,钱不会少花,你有心理准备就行。”

戈辉点头,然后又道:“实验室成功了,也是成功,你提方案,奖励标准,确定名单,报上来,我签字。”想了一下,又道:“你们的事迹虽然不会登报,但总有一天会世人皆知。”

“走了”戈锐说完起身,向门口走去,扔下一句“我们并不在乎这些虚名。”

王洛宾向戈辉轻轻点头,跟着出去了。

齐正连看都没看戈辉一眼,直接往外走。

“你还有别的事儿吧!”戈辉问刘文彬。

刘文彬点头,然后从皮包里掏出一份计划书,递到戈辉面前:“在锦州港区建设禁卫军第二医院的计划书。”

“不批准”戈辉直言道:“因为没钱,真的没钱,如果一号消炎药,不是必须品,我都不打算量产。”

“朝锦铁路、新奉天,还有那个什么……宽图铁路(宽城子至图门江口),还有中东铁路改造计划,这不都是钱吗?都是大头,还差我一个第二医院吗?”刘文彬不解。

“除了朝锦铁路,其它的都停留在纸面上。”戈辉坦言道:“特区的钱,军队优先,然后是朝锦铁路,再然后是我们与外国签署的合作项目,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,但钱有限,我们又不能无限制的印钱,所以很多新计划,只能暂时搁置,或者视情况,重新计划。”

刘文彬无力地瘫倒在沙发上,彻底没了脾气。

“走吧!我们去找文涛聊聊!听听他介绍那个什么合成纤维。”戈辉从沙发上站起来建议道。

兰方舟立即给工业局打电话,确定了刘文涛的位置,说明了目的,总督车队很快驶离了政府宾馆。

工业局直属的凤凰实验室,就在工业局的后面。从工业局正门进入,后门出去,就是凤凰技术大厦的地上停车场,一幢十层的长方体大厦,正门对着工业局大院后门。

特区工业局长刘文涛和一位身着白色长褂的鸡窝头年轻外国人,站在大厦门口注视着陆续驶入的总督车队。

刘文涛和鸡窝头年轻外国人对视了一眼,谁都没动,继续看着,看着戈辉和刘文彬从一辆龙旗轿车里钻出来,看着他们两个走到近前,一起伸出右手。

“欢迎,总督大人莅临凤凰实验室。”刘文涛说道。

“欢迎……”鸡窝头年轻外国人只吐出两个字,后面怎么说,就不会说了。

戈辉也不在乎这些小事,直接问:“文彬说,你在弄什么合成纤维?我来看看,是什么东西?”

“那就去实验室。”刘文涛说道。

戈辉步入凤凰技术大厦,一楼大厅,正对正门的墙上:凤凰不死,涅盘重生。

“凤凰不死,涅盘重生。”戈辉脚步不停,随口赞道:“不错!”

“特区就是凤凰,我们正在经历着涅盘重生的过程。”刘文涛比喻道。

戈辉等人换上了白色长褂,白色头套,在刘文涛和年轻外国人带领下,来到了三楼的实验室,门上醒目地写着:康德拉-马克实验室。

戈辉扭头看了一眼走在自己另一侧的年轻外国人。

年轻外国人立即拍自己的胸脯,指着实验室的名字说道:“我的……”只说了两个字,就说不出后面的了。

进入实验室,里面有很多外国面孔,有人只是扭头看了戈辉等人一眼,然后就继续自己的忙碌。

康德拉-马克没有停在戈辉身边,而是回到自己的位置,继续自己的研究。

“我来给你介绍”刘文涛主动说道:“三楼一共四个实验区,现在有646人,都在做康德拉-马克的项目。其中一半是外国人,一半是我们的人,我们的人主要做助手。”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刘文涛指着正在做数据对比的康德拉-马克,说道:“他是去年末来特区的,在锦州港区海关办理外国人入境证的时候,就表明自己在做新材料方向的研究,在德国没有人愿意继续投资他,所以才来到这里碰碰运气。海关的人联系了工业局,我们本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想法,把他接到这里,给他安排了7个人,先看看情况。一个月后,人数增加到70人,四月份开始,人数增加到现在的646人,视情况,可能要把四楼空出来,专门用于马克的研究。”

“你这么看好他的研究吗?”戈辉问道。

刘文涛摇头,然后说道:“我看不懂,但是他的研究,帮我们培养了很多化学方面的人才,有动手能力的化学人才。计划九月份正式开学的朝阳工业大学,以这些人为班底,专门成立了化学工程学科。”刘文涛继续解释道:“三四月份,我们和德国人、美国人谈三酸两碱,其实,我们缺大量的化学人才,特别是有动手能力的化学人才。马克,在研究新材料的时候,顺便帮我们培养了化学人才,我们各取所需。”

“哈?就是……就是说……那个……所谓的阶段性成果……是假的?”戈辉难以置信地问道,如果面前不是刘文涛,他就直接骂人了。涨红的脸色,已经说明戈辉到了暴走的边缘。

“淡定”刘文涛提醒戈辉,急忙继续解释:“阶段性成果是真的,我没抱任何期望,他却出了成果。”

戈辉轻轻点头,高涨的怒火缓缓平息,示意刘文涛继续。

刘文涛继续说道:“马克,在德国的时候,就已经在聚合物方面研究五年多了,拿他的话说,是试错了五年多。来到我们这里之后,在我们提供的助手帮助下,极大的加快了实验速度,就在十天前,我们的德语翻译告诉我,他们在线型聚合物,特别是聚酯方面,取得了重要进展,他们在实验室里制备出了高聚物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