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6章 巴中城·晨光里的告别(1/2)

言情小说吧【www.yqxsb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梦回古侠》最新章节。

卯时三刻,巴中城的晨雾尚未散尽,李元杰已身着软甲候在城主府门外等着。他的甲胄肩带处新缀了片青铜鳞甲,正是月灵儿昨夜亲手打磨的——此刻在晨露中泛着幽蓝光泽,像极了少女晨起时眸中的星辉。

"昨夜没睡好?"李思羽伸手替他整理披风,触到内衬里缝着的平安符,绣工粗糙却针脚细密,显然出自月灵儿之手。李元杰耳尖微烫,却故意挺直腰板:"卯时便登城查了三遍岗,姐,可莫要小觑我。"

张旭阳和静姝走出城主府,注意到她腕间多了串珊瑚手串——那是昨晚晚宴前,月灵儿硬塞给她的"见面礼"。珊瑚珠被磨得圆润,映着静姝有些苍白的脸色,竟添了几分生气。"先去西城门。"李元杰牵过踏雪马,马鞍上还挂着个食盒,"给你们备了早饭,路上吃。" 西城门的箭楼翻新,墙体嵌着密密麻麻的箭孔,呈扇形分布。李元杰踩着云梯登上城楼,靴底与石阶碰撞出清脆的响声:"此处原是土坯墙,我让人混着糯米浆重砌,又加了三层青砖。"他抬手敲了敲墙面,发出沉闷的"咚咚"声,惊起檐下几只麻雀。

静姝摸着箭孔边缘的包浆,忽然想起梁国皇宫的护城河。那时她总在城墙上看风景,以为城墙永远坚不可摧。"这是改良后的'狼牙弩'。"李元杰的声音打断她的思绪,少年将军转动弩机,青铜齿轮发出"咔嗒"轻响,"射程比原先远五十步,可破一般的铁皮盾。" 张旭阳俯身查看弩箭,箭头淬着的蓝漆尚未干透:"这是毒?"

李元杰点头,指尖划过箭杆上的狼头刻痕:"月家暗桩送来的配方,南夷人自己都不知道,咱们也能反制他们了。"

张旭阳李思羽对视一眼,均从对方眼中看到对李元杰的赞许。

接连查看了各处城防,再用过午饭后,众人漫步至市井街巷。静姝被一间绣坊吸引,橱窗里摆着的蜀锦肚兜上绣着憨态可掬的虎娃,面纱下的唇角微微扬起。月灵儿见状,拽着她进店挑了块粉锻,非要给她做件新衣裳:"静姝姐姐生得这般好看,怎可总穿素色?" 一旁的李思羽笑着摇头,目光落在月灵儿与静姝这对相见恨晚的姐妹身上,心中满是对这两位妹妹的喜爱。

张旭阳和李元杰落在后面,看着姑娘们在绣坊里叽叽喳喳,李元杰忽然开口:"今早月家主说,南夷的商队今晨进了城。"李元杰的手按在刀柄上,拇指摩挲着防滑纹路:"我已让暗哨盯着,若他们敢在巴中城闹事——"他忽然顿住,目光落在静姝发间晃动的珊瑚珠上,"总之不会让他们在城中胡作非为。"

酉时初,众人在"得月楼"落座。李思羽看着店小二端来的辣子鸡,忽然想起那年在风古城醉仙居,和张旭阳,静姝,余锋一起的时光,心中不禁感慨。"明日我们便启程去梁国都城。"她夹起一块鸡肉,却没放进嘴里,"我们有些事要去做。"

李元杰的筷子停在半空,他知道姐口中的"事",定与北荒大祭司和南夷的有关。点了点头道:“那你们务必小心。”

月灵儿忽然从袖中掏出个锦囊,塞给张旭阳:"张大哥,里面是金疮药和避毒散,路上用得着。"锦囊上绣着的并蒂莲歪歪扭扭,显然是她连夜赶工的成果。张旭阳摸了摸锦囊,触到里面硬硬的物件,打开一看,竟是枚刻着"月"字的信号弹。 "若遇危险,就朝天上打。"月灵儿的指尖划过信号弹顶端,"我娘说,东南方三十多里有月家的庄子,收到求救信号能接应。"她转头看向李元杰,忽然红了眼圈,却故意瞪他:"你若敢偷懒不练兵,我便写信给思羽姐姐告状!"

次日一早,众人在城门口道别。静姝望着李元杰和月灵儿并肩而立的身影,忽然想起月府宴会上,月家主说的"乱世里能遇着知心人,便是福气"。她深情的看向张旭阳,摸了摸腕间的珊瑚手串。

张旭阳牵过踏雪马,马鞍上的食盒还透着温意。他帮静姝上马时,听见李思羽轻声说:"元杰长大了。"少年将军在城门前挺直脊背,晨光穿过他甲胄间的缝隙,在地上投出长长的影子——那影子与月灵儿的身影交叠在一起,像两棵并肩而立的树,根须深扎在巴中城的土地里,枝叶向着同一个方向生长。

李思羽静姝坐在马车里,张旭阳驾着马,李思羽打开锦囊,里面除了金疮药,还有张字条,上面是月灵儿留给张旭阳的字条:"张大哥,替我照顾好思羽姐姐静姝姐姐,否则我叫我娘打你屁股!"她笑着将字条折好收进袖中。

三人踏上征途,静姝掀开帘子回望,见李元杰与月灵儿并肩立在箭楼下,一个身着甲胄手握长剑,一个裙角飞扬攥着铜哨,像两棵根系交缠的树。

“你们累了就靠着睡会儿。” 张旭阳的声音从前面传来,“待我们到了平江城你们换身衣裳,别总穿素色。” 静姝摇头,指尖抚过腕间珊瑚手串:“素色好行路。” 李思羽在旁侧耳听见,忽然从发间取下一支玉簪,簪头雕着半朵未开的莲花,正是静姝前日在绣坊多看了两眼的款式:“戴着,当时见你喜欢没买,我后来悄悄给你买下了。”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静姝低声道:“谢谢思羽姐姐。”

白天过去,暮色漫过群山时,三人在一个小镇客栈歇脚。李思羽从包裹里翻出个油纸包,里面是两瓣糖糕,桂花香混着细盐的味道 —— 那是李元杰偷偷塞给她的,说 “路上饿了垫肚子”。她忽然轻笑,将其中一半递给静姝:“小时候他总把糖糕藏在枕头下,被娘亲抓包时,脸上都是奶油。”

张旭阳替两人斟茶,目光扫过静姝腕间的珊瑚珠:“月灵儿眼光不错,这串颜色衬你。” 静姝低头凝视珠子,指尖摩挲着月灵儿特意刻的 “静” 字小牌:“她说珊瑚能避邪。”

李思羽咬下一口糖糕,忽然指着张旭阳腰间:“你的刀鞘该换了,等回去让月家的工匠师傅给你打个新的,刻上你的刀纹。” 张旭阳笑道:“没事,刀鞘而已,以前我还用珠宝做了一个呢。”

李思羽跟着笑道:“我知道,天峡之巅那个时候。”

是夜,山雨淅沥。静姝透过窗缝看见远处的黑夜,李思羽握着赤血剑,听着雨声敲打瓦片,张旭阳替她二人添了杯热茶,火光映得他眼角疤痕柔和:“越来越冷了。”

静姝忽然伸手握住李思羽的手,触感冰凉。她从袖中掏出个暖炉,塞进对方掌心:“月灵儿让我带着的,说是驱寒。” 李思羽一愣,指尖触到暖炉上刻的 “平安” 二字,正是静姝的字迹。张旭阳见状,默默将自己的披风解下,搭在两人肩头:“明日再行驶半天,就能到平江城了,夜深了,早些休息。”

雨过天晴的平江城浸润在柔和的阳光里,青石板路上的积水折射着七彩光斑,张旭阳驾着马车缓缓驶入城门。城头并列的北荒旗帜——狼首——在微风中猎猎作响,与街角残留的梁国朱雀旗碎片相映成趣。护城河边的垂柳抽出新芽,枝条拂过巡逻骑兵的甲胄,惊起水面上几只绿头鸭。

城内街巷已难觅战火痕迹:绸缎庄的老板娘坐在门前绣着蜀锦,丝线颜色从梁国惯用的明黄转为北荒偏爱的靛蓝;茶馆的说书人敲着醒木,正讲着"四族联手破平江"的段子,却在提到破城细节时含糊带过;几个孩童追逐着滚铁环,铁环撞击青石板的声响中,混着糖画摊老板的叫卖:"狼头糖画嘞,吃了不长蛀牙!"

张旭阳勒住缰绳时,踏雪马的蹄铁在青石板上敲出清响。城西老宅的木门半掩着,门楣上的铜环结着蛛网,却在张旭阳叩门时忽然晃动 —— 门内传来拖沓的脚步声,伴随着粗重的喘息。

"什么人?!" 苍老的声音里带着警觉,门缝中露出半张沟壑纵横的脸,左眼下方有道三寸长的刀疤,正是当初平江城破时,替陈茹仕挡下南夷流箭的老兵王贵。他眯起眼,忽然瞪圆:"少族长!" 布满老茧的手慌忙扯开三道门闩,露出里面褪色的西靖族狼首图腾门帘。

"是我。" 张旭阳颔首,扶着门框的手触到门沿上的凹痕 —— 那是当年陈茹仕用匕首刻下的暗号。老兵王贵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短打,袖口挽起露出小臂上的狼首刺青,虽然颜色已淡得接近肤色,轮廓却依然清晰。"快进屋,快进屋!" 他佝偻着背引路,拐杖头磕在青石板上,发出 "咚咚" 的闷响。

静姝挽着李思羽跨过门槛,嗅到空气中混着艾草与铁锈的气息。墙上挂着的梁国地图已被取下, 替换成了一幅北荒四族布防图,江陵城的位置用红绳圈住,绳结上系着陈茹仕惯用的莲花纹玉佩。

“少族长您怎么来了?”王贵给三人倒上茶水,看向李思羽和静姝。

“这二位是我夫人,我们路过歇脚,换洗下衣物便离开。”张旭阳端起一杯茶水抿了一口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