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3集《合纵裂痕》(2/2)
言情小说吧【www.yqxsb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历代风云五千年》最新章节。
“好!”燕昭王拍案而起,“寡人答应你!明日,寡人便派使者随你回咸阳,签订盟约。”
陈轸没想到事情如此顺利,正想道谢,却见下大夫乐毅上前一步,躬身道:“大王,秦国向来狡诈,若与秦国结盟,怕是会引狼入室。当年秦国与魏国结盟,后又攻打魏国,占其河东三城;与韩国结盟,又时常要挟韩国。如今秦国与燕国结盟,怕是也没安什么好心。”
燕昭王皱起眉头,看向陈轸:“秦使,乐大夫所言,你如何解释?”
陈轸从容答道:“陛下,乐大夫所言,是往日的旧事。如今秦国已今非昔比,公孙衍相邦辅佐惠文王陛下,一心想让秦国与列国和平相处。况且秦燕两国相隔甚远,秦国若想攻打燕国,需跨越韩赵两国,难度极大。反之,齐国与燕国接壤,若齐国恢复实力,第一个遭殃的便是燕国。因此,秦燕结盟,对燕国只有好处,没有坏处。”
乐毅还想反驳,却被燕昭王抬手制止:“乐大夫,寡人知道你担心什么,但如今齐国是燕国最大的敌人,若能与秦国结盟,共同打压齐国,何乐而不为?至于秦国,他日若真有不轨之心,燕国再想对策也不迟。”
乐毅看着燕昭王坚定的神色,终究还是闭上了嘴,退到了一旁。
陈轸松了口气,连忙说道:“陛下英明。明日签订盟约后,外臣便派人回咸阳传信,公孙衍相邦定会尽快为燕国提供兵器和粮草。”
燕昭王点了点头,举杯道:“好!今日寡人高兴,与秦使共饮此杯,预祝秦燕两国结盟成功!”
陈轸举杯回应,心中却在想,燕国之所以如此爽快,全是因为与齐国的旧怨。当年齐国伐燕,给燕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,燕昭王一直想报复齐国,如今秦国提出共同抵御齐国,燕国自然不会拒绝。
次日,秦燕两国签订了友好条约。陈轸离开蓟城时,雪花下得更大了,覆盖了整个蓟城。他坐在马车上,看着窗外的雪景,心中感慨万千。魏国、韩国、燕国都已与秦国结盟,合纵联盟已彻底瓦解,秦国东进之路,再也没有大的阻碍了。
第四章 临淄孤影
陈轸回到咸阳时,公孙衍早已在相府等候。他将各国签订的盟约递给公孙衍,详细禀报了出使的过程。公孙衍看着盟约,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:“做得好!如今魏、韩、燕三国都已与秦国结盟,合纵联盟名存实亡,齐国和赵国已不足为惧。”
“相邦,”陈轸问道,“齐国如今还有些实力,若齐国联合赵国,重新组建联军,该如何应对?”
公孙衍摆了摆手,语气笃定:“赵国刚兵败,国力大损,赵武灵王一心想休养生息,不会轻易与齐国结盟。至于齐国,齐宣王刚经历兵败,国内百姓怨声载道,大臣们也各怀心思,就算想联合赵国,也未必能成功。”
正如公孙衍所料,此时的临淄,正陷入一片恐慌之中。齐宣王坐在宫殿里,看着手中的竹简,脸色铁青——魏国、韩国、燕国先后与秦国结盟,断绝了与齐国的往来,合纵联盟彻底瓦解,齐国成了孤家寡人。
“大王,如今列国皆与秦国结盟,我齐国已陷入孤立,若不尽快想办法,秦国必来攻打齐国。”上大夫邹忌躬身道,语气急切。
齐宣王叹了口气:“寡人也知道,可如今齐军刚兵败,士气低落,粮草也不足,若秦国来攻,该如何应对?”
“大王,”大将田忌上前一步,“臣以为,可派使者前往赵国,提议重新组建齐赵联军。赵国与齐国有盟约,若赵国肯出兵相助,再联合其他列国,或许能与秦国抗衡。”
齐宣王眼前一亮:“好!就依田将军所言。寡人派你为使者,前往邯郸,劝说赵武灵王与齐国结盟。”
田忌领命,即刻启程前往邯郸。他快马加鞭,只用了三日便抵达邯郸。赵武灵王在宫中召见了他,看着田忌风尘仆仆的样子,语气平淡:“田将军此来,可是为齐赵结盟之事?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田忌躬身道:“大王英明。如今秦国与魏、韩、燕三国结盟,合纵联盟瓦解,齐国已陷入孤立。若齐赵两国能重新结盟,组建联军,必能抵御秦国的进攻,保住合纵联盟的根基。”
赵武灵王沉默了片刻,缓缓说道:“田将军,不是寡人不愿与齐国结盟,而是赵国已无力再战。赵军刚在河西兵败,死伤惨重,粮草也已耗尽,百姓需要休养生息。若此时与齐国结盟,秦国必来攻打赵国,赵国恐难承受。”
田忌急道:“大王,若赵国不与齐国结盟,秦国下一步必攻打齐国。齐国若亡,赵国也难独存!唇亡齿寒的道理,大王难道不懂吗?”
“寡人自然懂。”赵武灵王叹了口气,“但赵国如今的情况,实在无法出兵。田将军还是回去吧,待赵国国力恢复,再与齐国结盟不迟。”
田忌还想再说什么,却被赵武灵王摆手制止:“田将军,寡人心意已决,你不必再劝了。”
田忌看着赵武灵王决绝的神色,知道再说无益,只好起身告辞。走出王宫时,邯郸的秋风吹在脸上,带着几分寒意。他抬头望向天空,心中满是绝望——齐国,真的要完了吗?
田忌回到临淄,将赵武灵王拒绝结盟的消息告诉了齐宣王。齐宣王听后,瘫坐在王座上,眼神空洞。殿内的大臣们也都沉默不语,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绝望的气息。
“大王,如今赵国不愿结盟,列国皆与秦国交好,我齐国已无退路。不如派使者前往咸阳,与秦国议和,暂避锋芒。”邹忌躬身道,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。
齐宣王沉默了许久,终究还是点了点头:“罢了,就依邹大夫所言。寡人派你为使者,前往咸阳,与秦国议和。”
邹忌领命,即刻启程前往咸阳。他抵达咸阳时,公孙衍正在相府与陈轸商议东进之事。得知齐国使者到来,公孙衍嘴角勾起一抹笑容:“齐国,终于还是服软了。”
邹忌见到公孙衍,躬身行礼:“外臣邹忌,见过公孙相邦。我家大王愿与秦国议和,从此不再与秦国为敌,还望相邦大人手下留情。”
公孙衍看着邹忌,语气平淡:“议和可以,但齐国需答应两个条件。第一,齐国向秦国割让济西之地;第二,齐国每年向秦国缴纳十万石粮食。若齐国答应,秦国便与齐国议和,不再攻打齐国。”
邹忌心中一紧,济西之地是齐国的富庶之地,每年缴纳十万石粮食也会给齐国带来沉重的负担。但如今齐国已无退路,只能答应。
“外臣答应你。”邹忌躬身道,“外臣即刻回临淄,禀报我家大王,明日便派使者前来签订盟约。”
公孙衍点了点头:“好。明日,本相在相府静候佳音。”
邹忌离开相府,心中满是苦涩。他抬头望向咸阳的天空,心中明白,齐国从此再也无法与秦国抗衡,秦国独霸天下的时代,已经到来了。
第五章 东进序曲
次日,齐国使者与秦国签订了盟约,割让济西之地,每年向秦国缴纳十万石粮食。消息传回临淄,齐宣王看着盟约,心中满是屈辱,却又无可奈何。
而在咸阳,公孙衍拿着盟约,快步走进王宫,向秦惠文王禀报:“大王,如今魏、韩、燕、齐四国皆已与秦国结盟,赵国国力衰退,无力与秦国抗衡,六国合纵联盟彻底瓦解,秦国东进之路,再也没有大的阻碍了!”
秦惠文王坐在王座上,虽然病重,却依旧精神矍铄。他看着公孙衍,眼中闪过一丝精光:“好!公孙衍,你做得好!寡人多年的心愿,终于快要实现了。”
“大王英明。”公孙衍躬身道,“如今秦国国力强盛,列国皆已臣服,正是东进中原,统一天下的好时机。臣建议,明年春天,派蒙恬率军东进,攻占赵国的邯郸,然后再攻打魏国的大梁,逐步统一中原。”
秦惠文王点了点头:“好!就依你所言。明年春天,便派蒙恬率军东进。寡人相信,在你的辅佐下,秦国必能统一天下,成就不朽霸业!”
公孙衍躬身行礼:“臣定不辱使命,辅佐大王统一天下!”
走出王宫时,阳光洒在公孙衍的身上,暖洋洋的。他抬头望向天空,心中满是豪情。多年来,他一直致力于瓦解合纵联盟,为秦国东进铺路,如今终于实现了。他仿佛看到了秦国的大军东进中原,列国纷纷臣服,秦国统一天下的场景。
而在赵国的邯郸,赵武灵王站在城墙上,望着西方的咸阳方向,眼神复杂。他知道,秦国东进已成定局,赵国若不尽快增强国力,迟早会被秦国吞并。他握紧了拳头,心中暗暗发誓:“寡人定要改革变法,增强赵国国力,他日必与秦国一较高下!”
在魏国的大梁,魏嗣看着河东三城的舆图,心中满是感慨。虽然收回了河东三城,但他知道,魏国已沦为秦国的附庸,再也无法恢复往日的辉煌。
在韩国的新郑,韩康看着运抵的十万石粮食,心中松了口气,却又满是担忧。他知道,韩国依赖秦国的庇护,若秦国他日翻脸,韩国恐难自保。
在燕国的蓟城,燕昭王看着秦国送来的兵器和粮草,眼中闪过一丝精光。他心中暗暗发誓:“寡人定要借助秦国的力量,报复齐国,恢复燕国的荣耀!”
在齐国的临淄,齐宣王看着割让的济西之地,心中满是屈辱。他知道,齐国已沦为二流国家,再也无法与秦国抗衡。
列国的心思各异,但都明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。秦国独霸天下,东进中原,统一天下的序曲,已经奏响。而公孙衍站在咸阳的相府里,看着窗外的阳光,心中明白,他的使命还没有完成。他要辅佐秦惠文王,带领秦国,一步步走向统一天下的巅峰。
秋风拂过咸阳的街道,带着几分凉意,却吹不散秦国的雄心。远处的军营里,传来士兵训练的呐喊声,那是秦国东进的号角,是统一天下的前奏。在不久的将来,秦国的大军将跨过黄河,东进中原,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大一统王朝。